前言
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,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和更年期妇女,其特点是骨质密度减少,骨质结构改变,导致骨折风险增加。传统中医学认为,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、气血不足、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。因此,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优势,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和膏方外治等多种方法缓解病情。
病例描述
患者女性,60岁,因右颈股骨骨折住院治疗,入院时查B超及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。除了颈股骨骨折外,患者还存在左侧侧腰疼痛,膝关节不适等症状。患者此前曾长期服用口服降钙素,维生素D等药物,病情仍未得到改善。中医诊断为“肝肾不足,气血亏虚”。
治疗方法
中医治疗骨质疏松主要采取中药口服和膏方外治相结合的方法。对于本案患者,首先对其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辨证施治,同时结合中药和膏方外治进行治疗。
中药方剂:
益骨健骨颗粒,包括黄芪、桂枝、川芎、熟地、茯苓、白术、五味子、天麻、鹿角胶等中药材,口服一剂/c,每日两次。该方具有补肝肾、益气补血、强筋健骨的功效。
膏方:
药物包括:地龙、桑寄生(熬制)、续断、当归、乳香、没药、白芷、鸡蛋清等。膏方外敷于患者局部疼痛的部位,每晚一次,疗程两周,连续使用两个疗程。该膏方主要是起到活血化瘀、通经活络的作用。
治疗效果
经过3个月的中医药治疗,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,颈股骨骨折也得到了较好的愈合。同时,通过B超和骨密度检查发现,患者的骨质密度有所上升。此外,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有所改善,精神状态更加积极向上。
总结
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具有长期疗效、副作用小等优点,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但是,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准的辨证施治,同时应充分重视中药的出处和质量,停止不必要的药物使用。
参考文献
吕玲,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病的研究》。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,2016年第9期,83-84页。
氨糖产品市面上目前最先进的其实是三代氨糖,三代氨糖即主要成分是氨糖、软骨素和骨胶原。但实际上因为三代氨糖配方的成本较高,尽管其疗效最佳,采取三代氨糖配方的产品也少之又少,已知品牌里仅有维力维氨糖软骨素一家,这款产品配方科学,成分全面,带来的效果也是众多品牌无法比拟的。